Saturday, July 8, 2023

[[探究生死]] 構築跨越三世的幸福境界

每日箴言

7月9日
聯結夢想與現實的橋樑就是努力。努力的人會湧現希望。希望是努力的產物。胸懷遠大理想,努力挑戰,這就是青春。

每日一句

7月9日
太陽一旦升起,大地就會獲得能量。同樣的,只要自己成為「太阳」,光芒就會照亮四周。
國際創價學會會長
池田大作

每日御書

7月9日
唱得此經之題目,須知是誠極尊貴也。生而盲者睜眼忽能見得父母等,其樂如何?為強敵所虜者,忽獲釋而歸見妻兒,其喜何似?

唱念這經的題目,乃極其尊貴。比起生來盲眼的人能初次張開眼睛看見父母的心情還要喜悅,較之被強敵俘虜的人獲得釋放而重見妻兒的情形還要感到珍貴。
《法華經題目抄》

今日御金言

崇奉我己心之妙法蓮華經為本尊,我己心中之佛性受南無妙法蓮華經呼喚顯出之當體,稱之為佛。
(《法華初心成佛抄》
御書582頁)
《閱讀御書》
<御文123宣>

[[探究生死]]

♦️構築跨越三世的幸福境界

先習臨終,後習他事。
(《覆妙法女居士書其二》御書1479頁)

應先學習臨終的事,然後學習其他的事。

本篇御書是1278(弘安元)年7月14日,大聖人於身延所著,敘述大聖人從年輕修習佛法時起,就十分重視生死的問題。

臨終是「人生的總決算」。因此正確思考臨終之事,便能讓人生更加豐富。所謂思考臨終,就是擁有「生死」的哲學。
釋尊在世出家之時,看到所有人共通的「四苦」,也就是「生老病死」的痛苦。在這段御文中,大聖人闡述一切佛道修行都始於探究「死的意義」。
「生死」是人生的「一大事」。若對於「何謂死亡」沒有正確理解,就無法了解「生」的意義。
佛法論述「三世的生命」。不論「生」或「死」,都是永續「生命變化」的姿態。若有「死了就結束了」的想法,就無法超越對死亡的恐懼。若抱持「如靈魂般的實體將持續下去」的想法,就會輕視人生的價值。
有良好的「生」便能迎接滿足的臨終,就好像有良好的睡眠便能產生新的活力般,「死」是下一個新「生」的充電期。佛界的生命是「生也歡喜,死也歡喜」的生命。
池田先生曾說:「三世永遠自由自在的大境界。不論生或死皆是翱翔於佛界寂光大空之大歡喜境界。佛界的生死,就是能出生在自己想出生的地方、想出生的時間,以想要的姿態出生。死也是自在的。大聖人曾說,就算死亡也會在『須臾之間』也就是『一瞬間』立即返回現實世界,為眾生開始奮戰。」
立於構築亙及三世幸福境界的真正生死觀時,便能超越「生老病死」四苦,度過充實的人生。


Sent from my iPho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