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anuary 17, 2025

Practise with the spirit of gratitude 怀着感恩的态度修行


【感謝】

佛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,第一步就是以智慧把面對的一切事情變成喜悅,希望、感謝與勝利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伸一要把這個原理教給婦人部員。
「比如說下雪了,天氣冷,容易滑倒,覺得很討厭,就一切都成了痛苦。

但如果這麼想:啊,看見很少見的雪景,孩子可以玩堆雪人,留下愉快的記憶。從這麼想的瞬間會變成喜悅。

總之,不論發生甚麼事情,都要從中發現有甚麼意義,發現喜悅,勇於挑戰,這關係到價值的創造。

這還需要人生哲學和智慧,以及生命力。其實,信心就是為了這樣。」

如何把握事實就是「哲學」。

對於每件事,是悲觀地看,還是樂觀地看,是否定地看,還是肯定地看,人的生活方式會因此而全然不同。

佛法所說的「變毒為藥」「煩惱即菩提」、「生死即涅槃」等原理,是把消極轉為積極的哲學,只要立足於此,就沒有絕路。如何把握每一事物與人的生命力密切相關。

懦弱不振,沒有活力的時候,即使想向前看,也禁不住往後退。可以說,人的思考是跟生命力分不開的。
使生命力滿滿充溢的源泉就是唱題。...

人的真正價值表現在「緊急關頭」、「關鍵時刻」。重要的時候做了甚麼?認真地、拚命地行動到甚麼程度?...... 幸福並不在遠方,就在身邊。不是去彼岸尋求幸福,而是在眼前所在的地方、在家庭裏建設幸福的花園,這是日蓮大聖人佛法的教導。

面對嚴酷的現實,提高境界,變毒為藥,必定會得到幸福。

... 但如果輕而易舉,馬馬虎虎就能成事,那就不叫戰鬥。正因為不容易,所以有價值,能譜寫人生的詩篇。不要長吁短歎,勇敢地挑戰吧!
佛法教說,自己的國土就是「常寂光土」。

伸一說:「我在青年時代下定決心之一是,只要決意一生貫徹廣宣流布,那就無論發生甚麼事也不要發牢騷。

建設性的意見很重要,但牢騷、抱怨則說了多少也無補於事。反而愈說愈氣餒,會澆滅自己的熱情。又像是在張揚自己可憐、卑屈、無力,這會降低自己的價值,降低人格。

而且,牢騷和抱怨會使四周黯然,甚至打擊大家的幹勁,打擊前進的活力,所以牢騷、抱怨會失去福運,失去功德。

御書說:【賢者喜悅,愚者退卻。】
(<覆兵衛志書>. 御書 . 1091頁)讓我們對任何事情都莞爾一笑地接受,爽快而勇敢地行動吧!」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池田大作(新)人間革命 第十六卷 第24-27頁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