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专题
守持一家和乐的信心
「要我入信?呢世都唔使旨意呀!」
冯惠芳清楚记得自己十一、二岁时的年少轻狂。
冯惠芳的母亲陈人好,是70年代入信的渔民,出席过「佛船」的座谈会。父亲在惠芳七岁时离世,上有六位兄姐。在她印象中,母亲个性坚强,从不怨天尤人、搬弄是非,年轻时体弱多病,但入信后不知哪里来的生命力,做过地盘、卖花、卖菜等粗活,一只手撑起一头家。而且人如其名,处事待人,事事尽心,经常为鼓励会友和折伏四出奔走。她把黄竹坑的家供养作会场,有时一星期借出三、四晚,年少的惠芳觉得失去私人空间,最初对学会不怀好感。幸好在母亲的奋斗榜样下,也受感染壬1986年入信。
初信时也算风平浪静,直至次女出世,身体发育异常,需要定期跟进,冯惠芳才着慌起来。母亲鼓励惠芳认真唱题一定无事故,果然女儿四岁时医院诊断一切正常,毋须再跟进。
惠芳1995年迁居屯门,98年转入前第本部的大兴支部,青好会、守护会、园艺组都有她的身影。
惠芳的丈夫本来在内地做丝印生意,专门把香烟广告印在太阳伞上。97年香港政府推行禁烟运动后生意锐减,再难以支付家用,也甚少回港,三母女只好靠积蓄度日。为方便照顾女儿,惠芳在家居楼下面包店打工,朝六晚十,清洁、销售、结算、订货一脚踢,中间只有三个小时「落场」休息,收入仅够糊口。惠芳凡手年中无休,唯有托读中一的大女带小一的妹妹上学,即担心大女学坏,又担心细女安全,只好诚心祈求每天无事故。
自从在面包店工作后,再难出席学会活动了,可幸她遇到温暖体贴的妇人前辈。
「前辈没有因为我长期缺席而放弃我,反而在遇上难关时,总会踫巧收到她们的问候和鼓励。她们知道我担心女儿,有时会去我家照应一下,其中一位甚至发时间写信给我,教我如何信心克服难题。这些书信我真信一直保留至今。」
那时的惠芳,身心均受到极大压力。长期操劳令手脚疼痛,手掌脚掌无法屈曲。为免触发痛楚,冬天即使多冷也不能穿密头鞋;而夏天为保面包品质,又多焗热都不能开空调。更甚者,还要忍受老板娘的暴烈情绪,即使只是跟同事交谈两句,都有机会遭到迎头痛骂,令她每天惶恐度日。
兩个女儿本来很乖巧,不知何故,小女儿在小学四年级突然经常迟到,缺席、欠交功课,不时接到老师电话,甚至要求见家长。身心长期受压的惠芳,面对女儿的问题束手无策,情绪一下子崩溃,冲动下抬了一大包黑炭回家,打算与女儿「一了百了」。幸好惠芳还有意识要返回铺头交带好工作才「有所行动」,就在这个空隙,女儿发现了那包黑炭……
晚上回家,惠芳一踏入家门就看到两个女儿跪在面前。「妈妈,对不起呀!我们已经丟掉那包炭,我们以后会乖喇!」心如刀割的惠芳,唯一能做的就是拥着女儿抱头痛哭。
「幸好女儿懂事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自此之后,我不论怎样辛苦都会抽时间跟她们倾心事,之后学校再没投诉,小女儿成绩还一直进步,读|ⅤE时,还两度获奖学金。到了今天,无论工作、交反,我都是时时能倾诉心事的母亲。」
一家和乐、对话沟通、做家计簿,是惠芳青妇时代掌握的人生三宝。
「好有福运曾经在青妇接受磨练。前辈教导信心最紧要一家和乐,有问题要对话沟通。即使变卖金器、债主临门,我也从来没有跟丈夫吵吵闹闹。至于做家计簿的习惯,我也一直持续至今,一分一毫都清清楚楚。」
2006年,惠芳一度动念离婚,丈夫极力挽留,答应结束生意,回港打工。但一段时间后依然家用欠奉,原来是之前欠了咭数,数万元的债务,如雪球般滚成十几万。
「听到这个消息,我几乎无法接受。幸好长年信心和接受指导,明白到这是自己的宿命,唯有向御本尊祈求宿命转换、一家和乐。也有想过申请破产,但想到是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承担,便决心做债务重组,按家庭收入小心规划生活。」
2011年,丈夫的债务终于全面清还,惠芳带着清新的心情欣赏2011年文化节。
经历十多年低谷,本来自觉与母亲感情疏离的惠芳,深切明白了母亲的伟大。
「每天劳动带大七个孩子早已身心俱疲,要与孩子促膝谈心又谈何容易?年长的妈妈家住南区,有时跑来我屯门面包店带来两条手打鱼蛋只为见我一面,我心里都隐隐作痛。」
2012年,87岁高寿的母亲于生日当天见过所有的子女后,翌日告急入院,十天后就与世长辞。虽然母亲走得安祥,但惠芳感到十多年来没有好好侍奉过母亲,令她好不愧疚,反省到不能再为工作而牺牲家庭生活,加上经济逐渐稳定,就辞去面包店的工作,既有医疗福利又时间稳定,可以重投学会活动,至今已经五年。
「女儿都很懂事,成长过程没有走歪路,也从来没有埋怨家境或要求物质享受。现在两个女儿都有稳定工作,受老板赏识,大女儿也快披嫁衣了。我丈夫每月都有家用,有时还给我额外零饯。幸好我守持一家和乐的指针,福远现在源源不绝地涌现。御书说,冬去必春来,是真的。」
2017年10月,惠芳一家去了日本誓愿堂,完成了多年的梦想。
「母亲虽然独力抚养七个孩子,但她永远信心第一、学会第一,不但努力折伏,而且每年都尽全力供养,还七度登山。以前我不懂事,现在才体会到能导人幸福、报答学会,是多么幸福欢喜的事。我以母亲为荣,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令女儿骄傲的母亲。」
——摘自香港《新世纪》2018年6月
Sent from my iPhone